柏拉图说过:“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而有三个人却成了例外,因为一张照片,改变了自己战死沙场的命运,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大英雄,而他们却无时无刻不牵挂战场上的战友,在冰与火的世界里徘徊和迷惘,在爱与痛的边缘悔恨与自责,明知战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无能为力,只能留在故土经受着内心的折磨与拷问,审视着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伊斯特伍德执导的影片《父辈的旗帜》。
影片的故事围绕着一张振奋人心的照片而展开,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国旗插在硫磺岛上》,讲述的是美军与日军的硫磺岛之战,美军攻下折钵山后,在山顶竖起了一面星条旗,而摄影师把这个瞬间保留了下来,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改变了照片上几位英雄的命运,只可惜造化弄人,升旗的六个人里最终离开战场的只有三个人,里面还有一个属于编外人员,根本没参加过升旗,只是被别人记错了,硬拉过来凑数的。这三个人回到了故土,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巡讲活动,为国内的债券事业奔波,这种经历有点像《美国队长》里的美国队长一样,志在四方的好男儿,却无法驰骋沙场,只能远离战场,干着无聊透顶的工作,渐渐分不清虚幻与现实,开始活在谎言的世界里……
影片从两条主线来展开故事,一条是惨烈的硫磺岛战役,装备精良的美军,与精心准备的日军,陷入了惨烈的争夺战,美军在海滩登陆时苦苦挣扎、举步维艰,还要躲避碉堡、地道、暗哨里日军的攻击,可谓是九死一生;另一条是三名回到美国参加巡回演讲的战士,摇身一变,从普通一兵变为人见人爱的大英雄,那种荣誉感和使命感溢于言表,除了那个混在其中、惴惴不安的战友外,三个人的生活完全被打乱,远离战场的三个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看得出来,《父辈的旗帜》尽管是一部战争题材,但导演伊斯特伍德并没有采用战争题材固有的表现手法,既没有过度煽情,也没有用血肉横飞的场景来强调战争的残酷无情,而是采用克制、内敛的表现手法,从旁观注的角度,将观众带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跟随主人公的脚步,经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去寻找答案,去挖掘照片背后隐藏的真相。
在这部影片里,战争反而成了配角,追寻真相反倒成了主角。究竟谁是照片上升旗的人,谁在说假话,谁又承受着良心的谴责……尽管三个战友离开了战场,荣归故里,但他们的内心仍是彷徨和迷惘的,不光牵挂着战场上的战友,更是承受着良心上的谴责,因为在他们看来,宣扬自己的事迹、卖出更多的国债并不重要,真正重要是像血性男儿一样,在战场上和战友们一起浴血奋战,哪怕将性命留在荒无人烟的硫磺岛,也比苟且活在世上更重要。
我们看过了太多太多的战争题材,从《全金属外壳》到《黑鹰坠落》,从《拯救大兵瑞恩》到《细细的红线》,从《敦刻尔克》到《1917》,但很少看到像《父辈的旗帜》这样含蓄和内敛的作品,故事依旧是发生在战场上,但追寻真相的脚步并没有停歇,一直困扰着三位英雄,也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说来,导演也在用这部影片穿越历史的长河,撕开时间的创口,追寻战场背后不为人知的人和事,用血一样的事实和充满人性的思考告诉观众,追寻真相永远比获取胜利更重要。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