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13704003099
-
邮箱:yadonghuibiao@163.com
初到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三街村,宽阔平坦的街道和清新整洁的房舍令人印象深刻。深入村民田舍中采访,感受到回汉群众团结互助、富裕安宁的生活,村中的和谐氛围描绘着武清城郊新农村的美好画面。这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洪旗带领村民共同勾勒出来的。
让土地活起来
三街村不大,125户,490口人。今年54岁的王洪旗有着24年党龄,是三街村土生土长的回族村干部。王洪旗自1993年4月份任村委会主任后,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村民办事。2001年4月份,王洪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了。他深知,如果要让三街村富起来,让百姓生活好起来,他作为全村的主心骨,必须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
三街村耕地少,只有400亩,近的被镇区包围,远的离家一二十里,生产劳作很不方便,加上大部分村民以做生意为主、种地为辅,村里仅有的这几百亩土地大多无人耕种。王洪旗琢磨,地虽不多,但也不能荒着。乡亲们虽不是在土里刨金,但如果利用这些土地获得更多收益岂不是更好?于是,他开始调研分析土地的分布情况,做起了土地使用权流转这篇大文章。
没过多久,村委会组织召开了部分土地使用权流转村民代表大会。会上,王洪旗给村民们详细分析了村里土地分布和使用情况,提出了三项土地流转途径:转、租、自用。其一,三街村靠近河西务中心街区,村里部分土地被纳入镇区整体规划建设之中,村里可将这部分土地转让给政府;其二,村里土地分布不均匀,可以把离家较远的这部分耕地转让给其他村街;其三,将剩下离家近、富饶的好地分到各户。这种集中综合利用土地的方式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为群众增加收益,又为经商户松了绑,可谓一举三得。
方案提出后,没有得到大多数村民赞同。有村民提出,别的村都在卖地,收益又快又多,凭什么我们要租出去,拿的钱又少又费事,还不如卖了算了。听到村民们的质疑,王洪旗挨家挨户耐心讲解劝说:“现在把地都卖掉是可以得到一时的收益,但大伙儿有没有想过子孙后代怎么办?我们要为孩子们留条后路。现在把土地租出去,几十年期限一过,地还是咱的。大家一定要算清这笔账啊!”听了他的分析,村民们心服口服,纷纷签字同意流转土地。流转措施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后,王洪旗和村委会一班人又开始为转让出租的农户“牵线搭桥”。自此,三街村的土地流转踏上了合理规划的道路,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创收17万元。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王洪旗可是想了不少招。三街村靠近镇区中心,这对于经商来说十分有利。村里很多人有经商念头,但苦于没有资金,村民们希望村里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为百姓解决问题本来就是我们的责任。”王洪旗带着对群众的承诺,跑供销社,去农行,到邮政储蓄所,不辞辛劳地为群众申请小额贷款。
让制度立起来
若问三街村任何一位村民,村里什么地方最显眼?答案一定是村委会正门对面的大公告牌,村里无论发生什么大事小情,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布在这里。这个大牌子是王洪旗和村“两委”班子实行村务公开的真实反映。这些年,对于村里打井办电、出让土地、整治街道等村务,村委会决策前必须挨家挨户通知,听取意见,之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每家都有代表参加。通过群众参与、讨论和协商,村民会对这些事情有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