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13704003099
-
邮箱:yadonghuibiao@163.com
传统蒙古族民族服饰
袍子的颜色,男子多喜欢穿蓝色、棕色,女子则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夏天更淡一些,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蒙古人认为,像乳汁一样洁白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多在盛典、年节吉日时穿用;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是代表蒙古民族的色彩;红色是像火和太阳一样能给人温暖、光明和愉快的颜色,所以平时多穿这样颜色的衣服;黄色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非活佛,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的。袍子的质料因时间和生活贫富而不同。早期,服饰的原料中皮毛所占的比重较大,现代,服饰中纺织品居多。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光板绵羊皮。如今,无论质地、款式、色泽等都更加丰富多彩了。
腰带是蒙古族民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股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男子习惯腰带右边挂蒙古刀,左边挂烟具、绣花荷色等饰物。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须,一旦出嫁,腰带便被紧身短坎肩所代替,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毡靴三种。布靴多用厚布、帆布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通常用牛皮制作,分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用涩面香牛皮制作,样式古老,靴头粗笨,靴尖上翘,靴筒约1尺多高,筒口宽大,呈马蹄形,靴底较厚,为多层底,状如船形;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制作,俗称马靴,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也有用马皮、驴皮制成的靴面。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汉、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俗称“毡圪达”。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行走或骑马,只有穿上“毡圪达垯”,方可度过严寒。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底为手纳的,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高筒靴约一尺高,筒口呈马蹄形。也有低筒靴。靴身一般比较宽大,里面可衬皮、衬毡,可以套穿棉袜、毡袜。骑马时能护踝护膝,勾踏马蹬;行路时能防,减小阻力,冬可御寒,夏可防蛇防蚊。过去牧民自己作鞋,后来制鞋工业逐步发展就很少做鞋,多从市场上购买。
蒙古族皮靴
蒙古族简介: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蒙古族民族服饰起源
蒙古族民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用植物叶子编排而成,仅是遮体。从事狩猎业以后,以兽皮加工制作衣服。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衣着渐以家畜皮制作,但很简朴。据《蒙古秘史》记载,羊皮短衣是古代蒙古人主要的服装。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当时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
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是一脉相承的。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大多以皮料为主。
随着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尤其是唐宋以后,大批的布匹、绸缎、天鹅绒织锦进入蒙古族各地,以毡、皮毛、皮革制作服饰的单一局面被打破。在样式上,蒙古族吸收了突厥、契丹的圆领长袍,束腰罩幞头、穿短靴等适于牧猎的服装,到十三世纪、又改北方民族服装上“左衽”的鲜明特点为“右衽”,这就是蒙古袍。据13世纪蒙古汗国时代有关文献的记载:其服为右衽(当时的突厥为左衽),道服领,少数为方领,以毡、皮、革、帛制作,衣肥大,长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男女样式相似。
1368年,元朝统治者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而变化多端的“北元”历史时期。北元政权同明朝政府打打和和的同时,到了阿勒坦汗时期与中原创建了固定的商贸关系,土默特和东部出现了农业种植区,部分蒙古人改变了游牧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全面引进西藏佛教,蒙古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件大事在表达审美意识的服饰文化中得到了体现。北元晚期在蒙古服饰中出现的另一个较大变化是各个部落服饰开始形成,这与蒙古故土上存在的“六万户”行政制度及其相对稳定的区域游牧方式有关。到了清代,清朝政府在基本不破坏蒙古游牧封建制的前提下,创建新的盟、旗制,施行“分而治之”的统治,甚至主张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这无疑促进了蒙古部落服饰的形成和定型,出现了巴尔虎、科尔沁、巴林、喀喇沁、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察哈尔、土默特、乌拉特、鄂尔多斯、阿拉善、喀尔喀、布利亚特等服饰。
近、现代的蒙古服饰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三种变化。从明末开始逐渐形成,而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的农、牧混合型生活方式成为了部分蒙古人的谋生手段。传统的长袍、大靴子显然不适合农业生产,于是产生了有所保留蒙古传统风格的新型“三段式”服饰——上衣、裤子和鞋。清朝末年,随着满清统治的结束和蒙古封建势力的衰弱,服饰等级趋于消亡,贵族和庶民服饰之间开始相互融合。除此之外,西方工业文明渗透到蒙古地区,上个世纪20年代,蒙古知识分子就开始穿着西服革履。